首页 > 科研咨询

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打响乡村振兴“新战役”

时间:2020-06-22 14:46:00    来源:中共邯郸市委党校点击量:

吕伟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面临最终大考,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这道“加试题”,困难和挑战异常艰巨,要持续高位推进、响鼓重锤,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奋力夺取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着重强调。脱贫攻坚是要告别“穷日子”,乡村振兴是要过上“好日子”,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既要确保脱贫攻坚的“完美收篇”,又要做好乡村振兴的“华丽开篇”。

  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平稳转型、有序衔接,应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重点着力、稳步推进。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就要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首先,要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筑牢抗疫防线,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要加强防控,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促进防控工作的全面常态化。其次,要为贫困群众就业搭平台。全面推进复工复产,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同时通过“点对点”接送、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方式,为贫困群众就业搭好平台,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再次,要为滞销农产品找销路。农产品的销路关系着农民的收入,要通过开展消费扶贫的方式,既在线下做到与产品需求地的精准对接,又在线上通过微信、直播等网络平台帮农民“带货”,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二是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要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就要啃下这最难的“硬骨头”。首先,要确保全面脱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一鼓作气、决战决胜,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其次,要巩固脱贫成果。针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动态监测、动态预警、动态帮扶,确保不致贫不返贫,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成色。

  三是稳固产业致富“钱袋子”。 “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强调。特色产业是农民致富的“钱袋子”,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要稳固产业致富“钱袋子”。首先,要做好现有产业。深耕现有产业,如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柞水木耳、参观的云州黄花产业,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加大宣传、广拓销路,让产品走出去、让口袋鼓起来;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就业潜力,推动产业增效、就业增多。其次,要发展新兴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异地“取经”,学习和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产业新路。

  四是按下乡村发展“加速键”。“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要按下乡村发展“加速键”。首先,要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四好农村路”、厕所改造、垃圾清理、绿化造林等方式,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构建“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人居环境,为乡村按下“美颜键”。其次,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方便,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最后,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要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寻求社会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拓宽参与途径、丰富参与内容,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全面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作者单位系邯郸市委党校 市行政学院)

上一篇:关于2020年度邯郸市党校系统科研项目立项的通知
下一篇:加快推进邯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

1 2 3 4
本站所有解释权归中共邯郸市委党校所有
电话:0310-3236776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求是街9号 冀ICP备10003862号-1冀公网安备:130403020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