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院刊物

赵都论坛:邯郸成语典故系列之二十五七步成诗

时间:2015-12-08 16:13:07    点击量: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写一首诗,时间限制在七步以内,如果超过七步没有写成这首诗,就要被处死。曹植随声答应作了一首诗,诗的大意是:把豆子煮了做成汤,把豆子压榨成豆汁,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来都是一条根生的,为什么要如此互相煎熬呢!魏文帝曹丕听了,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惭愧之色。成语“七步成诗”意思是七步之内写成一首诗,比喻文思敏捷,才华出众。而我们仔细体会就可以看出,曹植在七步之内写成的这首诗中,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那就是兄弟相残。我们还是从曹操的继承人之争讲起。

上一集说过,曹操在选定接班人的问题上态度十分慎重,一度在曹丕、曹植兄弟间难以取舍,这一方面促使这两个候选人努力向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两个竞争的小集团。曹丕身边主要有吴质、贾诩、邢颙、毛玠等高参,曹植身边主要是杨修、邯郸淳、丁仪、丁廙等人为他出谋划策。曹丕、曹植在各自智囊团的参谋策划下,围绕继承权问题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活剧。

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按照惯例,文武百官和他的儿子们要到城外送行。临别时,曹植说了许多颂扬曹操功德的话,辞采华美,感情真挚,引起在场所有人的瞩目,曹操听了感到很欣慰。曹丕呢,由于才思不如曹植敏捷,在这种场合只好甘拜下风,不免有些愁闷。他的参谋吴质见到这种情形,急忙凑到他跟前,对着他的耳朵悄悄说:“大王动身时,你什么也不要说,只要痛哭流泪就可以了。”曹丕明白了吴质的意思,当曹操上马就要启程时,曹丕跪到路边,放声痛哭,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感动得曹操和他周围的人都流出了眼泪。通过这场表演,曹丕得了高分,大多数人都认为曹植辞藻华丽,但诚心比不上曹丕。这样曹丕开局得利,先赢了一盘。

又有一次,曹丕得到消息,说丁仪、丁廙兄弟等人都在积极活动,为曹植争取继承权。曹丕沉不住气了,打算和吴质商量一下对策。吴质这时虽然在邺城,但已经被任命为朝廷外的官员,职务是朝歌长。按照当时的规定,曹丕是不能私通外官的。为了避人耳目,曹丕想出一个计策,派人装上了一车废竹箱,再让吴质藏在竹箱内拉进宫去。曹丕的这个把戏不知怎么让杨修知道了,立即报告了曹操。曹操听了很不高兴,但一时还没有来得及验证。消息很快传到曹丕那里,曹丕心里发毛,又赶忙找吴质请教。吴质老谋深算,他胸有成竹地说:“不必惊慌。你明天再拉一车竹箱进宫,箱子里装上绵帛,而且要大肆张扬,杨修肯定又会去报告大王。大王接报后一定会派人前来验证,这次验证找不到证据,那杨修就中了我们的圈套,要落个诬陷好人的罪名了。”曹丕一听,马上按照吴质的计策去做,杨修果然中计,曹操从此对杨修失去了信任。

但是杨修并没有因为吴质事件而停止为曹植出谋划策。他为了让曹植讨得曹操的欢心,每次去曹植那儿,都要多方猜测曹操的心思,事先替曹植写出许多条答辞。每当曹操有问题需要咨询时,曹植就把合适的答案抄好送上。有几次,曹操的文告刚刚下达,曹植就将答辞送了上去,这就引起了曹操的怀疑。曹操想,曹植文思再敏捷也不至于这么快呀,是不是其中有诈呢?于是就派人查证,很快就查明了其中的秘密。从此,曹操不仅对杨修,而且对曹植也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次,为了进一步考察曹丕、曹植的实际才能和应变能力,曹操让他们各从邺城的一个门出去办一件事情;同时暗中吩咐守门人不给他们放行,看兄弟两个如何处置。按照曹操的旨意,曹丕来到一个城门口,被守门人拦住不得出城,只好返回。曹植则预先得到了杨修的指点,告诉他如果守门人不让出城,就以执行魏王的命令为理由把他杀掉。曹植照此办理,达到了出城的目的。从应变能力来看,曹植显得比曹丕高明,但却给曹操留下了曹丕忠厚、曹植好杀的印象。所以,杨修、曹植虽然费尽了心机,但却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这是他们事先没有想到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由于吴质的老谋深算,对曹操的心理研究比较透彻,所以在每一个回合的较量中总是领先得分,使曹丕逐渐处于优势地位;而杨修呢,由于在某些环节上失误较多,最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频频失算,渐渐失去了优势。

但是,争夺归争夺,法定继承人的宝座到底属于谁,决定权还是最终掌握在曹操手里。他并不急于表态,而是想做进一步的考察。在这期间,曹丕、曹植身边的人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在曹操面前为自己的主子说好话,尽力争得曹操的好感。但是曹操头脑相当清醒,在选人问题上思路开阔,不偏听偏信曹丕、曹植身边人的意见,而是想多听听那些有一定见地、又不在曹丕、曹植圈内人的看法,以便对这个重大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和鉴别。于是他秘密而广泛地听取了朝中那些握有实权,德高望重的大臣的意见。比如崔琰和毛玠都曾主持过人才的选举工作,杨俊、贾诩智谋过人,也善于评判、鉴别人才,这些人秉性刚正不阿,不轻易议论别人的优点和缺点。曹操对他们是非常了解和信任的。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确立继承人应该长幼有序,曹丕是嫡长子,当然要优先考虑。这类意见有不少是在曹植受宠时就提出的,这对曹操的影响很大,他心中的天平自然就越来越倾向曹丕了。这时,曹植如果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好地把握自己,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言行谨慎,不犯错误,尽管暂时处于被动局面,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可惜的是,他既不像曹丕那样工于心计,又天性自由散漫,所以发生了上集中说到的私开司马门事件,基本上给他的争夺继承人活动画上了一个失败的句号。而且,随着他的失宠,他的亲信党羽的命运也跟着蒙上了阴影。曹植的总参谋长杨修首先感觉到了危险,因为杨修机敏过人,智多谋广,不只体现在为曹植出谋划策上,而且他本人也像《三国演义》第72回所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意思是依仗自己才高,言行放荡不羁,多次触犯曹操的忌讳。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恃才放旷”。最典型的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进军汉中,准备和刘备大战一场。没想到刘备依仗险要地势死守不战。曹操想进攻不能前进,想防守找不到据点,进退两难。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口令,曹操说“鸡肋”。杨修听了,立即开始收拾行装。大家连忙问他为什么,杨修说:“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意思是说,鸡肋这东西,丢掉有些可惜,吃起来没有滋味,用它来比喻汉中,看来魏王是打算回家了。后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形容东西没有大的用处,但又不舍得抛弃。这件事情,杨修又一次犯了曹操的大忌,曹操最忌恨的,是属下猜透他的心思。作为魏王,别人的一切他要掌握,自己的想法却不愿让别人知道,这种心理是封建专制统治的产物。杨修不仅多次猜测到曹操的意图,而且还到处张扬,这种做法打破了魏王的神秘性,冒犯了曹操的权威,为曹操对下属的领导增加了难度。再加上杨修是曹植的党羽,是曹操确定接班人的重要障碍,曹操担心留下祸根,所以,“鸡肋”事件不久,就杀害了杨修,罪名是“泄露言教,交关诸侯”。意思是泄露国家机密,妖言惑众,与诸侯结党营私。杨修死后一百多天,曹操也去世了。曹植的另外两个心腹丁仪、丁廙也终于难逃厄运。曹操死后,曹丕登上了魏王的宝座,他首先从剪除政敌入手,借故将丁仪、丁廙杀掉,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铲除了隐患。所以曹丕、曹植争夺继承权的结果,不仅以曹植自己的失败而告终,而且殃及到他的亲信党羽,这不能不说是一场历史的悲剧。

出于种种政治和现实考虑,曹操尽管有代汉自立的实力,但他本人并没有从名义上代汉称帝,而是在他死后由儿子曹丕完成了这个使命。曹操去世第二天,在众大臣的拥戴下,以王后的名义下诏,曹丕即魏王位,顺利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权力。建安二十五年(后来改为建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认为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做了一系列准备之后,逼迫汉献帝禅位,然后又效仿王莽做表面文章,假意三次上书推让,最终在许都西南面的繁城接受印玺,登上了皇帝宝座,国号魏,号文帝,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同年十二月,曹丕定都洛阳,同时将邺城、谯县、许都、长安定为陪都,统称“五都”。曹丕在位期间,曾多次对吴国用兵炫耀武力,但都成效不大,原因在于当时魏、蜀、吴三国势均力敌,谁都不具备打败对方的条件。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丕是想有所作为的。同时,曹丕为了巩固魏国基业,在内政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限制外戚、宦官参与政治;下诏广泛搜罗人才;放宽刑狱,与民休息。这些措施对于整肃朝纲、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人心、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他上台之后,也没有忘记清除他的政敌。丁仪、丁廙兄弟被处死之后,曹植的其他亲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甚至对曹植本人也想置于死地。“七步成诗”这个成语典故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据说,曹植的诗的确使曹丕受到了触动,使他有所感悟,再加上太后的极力劝戒,曹植才免于一死。但曹丕对这个才华过人,曾经对他的权力地位构成很大威胁的弟弟仍然耿耿于怀,他下诏让他回到山东临淄侯封地,不得留在朝中,不得与其他诸侯王来往,并且在几年之中几次迁移曹植的封地,在政治上继续压制他、迫害他。曹植感觉自己如同卧槽马、笼中雀一样无法施展才能和抱负,最终抑郁而死。曹植的悲剧令后人感叹不已。此外的受害者还有曹彰,他因为平常和曹植感情较深,再加上曹操临死前召见他,虽然没有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但他认为曹操有意立曹植为接班人,让他来主持这件事,所以曾经向掌管印玺的官员询问魏王印绶的下落。曹丕对这位勇猛剽悍的小弟自然心怀不满,也放心不下。于是就想办法限制他。曹丕像对待曹植一样,也下诏让曹彰回到自己的封地。曹彰性格暴躁,自以为征战有功,得到过曹操的宠爱和信任,满以为曹丕即位后会重用他,没想到却是相反的结果。他很不高兴,没等曹丕正式下诏就发怒而去。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他到洛阳朝见魏文帝曹丕时死在邸舍(也就是招待所)。关于他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曹丕对他不满,故意在他朝见时怠慢他,把他晾在邸舍里迟迟不召见,曹彰受不了这种侮辱,愤怒自杀而死。另一种说法是曹丕忌恨曹彰,有一次和曹彰在母亲卞太后屋里下围棋,一边下棋一边吃枣。文帝曹丕在枣里下了毒,自己只选择无毒的枣吃,曹彰随意乱吃,结果中毒,卞太后来不及取水抢救,曹彰就死去了。这些说法虽然有些离奇,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曹丕对诸侯王的刻薄。所以曹彰的所作所为招致曹丕的猜忌以及毒害不是没有可能的。

总的看来,曹丕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在文学上的贡献却是可圈可点的。他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具体组织了一系列文学活动。他的地位虽然远在一般文士之上,但却能够以比较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亲密相处,以实际行动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风气,对建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当上皇帝之后,对文学事业仍然非常重视,并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学是治理国家的重大事业,是影响千秋万代永垂不朽的盛大事业。并由此形成了成语“经国大业”,意思是文学对国家作用巨大。基于这种认识,曹丕对邺下文人的创作成果非常珍惜,在他们死后为他们搜集遗文,编辑文集,对建安文学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他本人在创作方面也表现不俗,他的著作在《隋书·经籍志》中收录有三卷之多,可惜后来全部散失了。留存下来的《典论·论文》是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文中强调了文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各种文学作品的特点,评论了当时七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七子”在创作上的特点,并对他们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很有见地的论述和评价,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另外,曹丕留存下来的诗大约有40首,辞赋散文大约30篇。从创作水平来看,曹丕不仅初创了七言诗,而且留下了很多名句,比如《大墙上篙行》中写:“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意思是美丽的女子纵情歌唱,字正腔圆,合乎音律,歌声悦耳,令我感动,使我心情起伏回旋,不能平静。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成语“荡气回肠”,形容音乐或文艺作品优美感人,让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另外在《又与吴质书》中写:“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意思是时光流逝,无法追攀。古人所说的为了珍惜大好时光,应当点起蜡烛,夜里去游赏美景,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这段话里也包含了一个成语“秉烛夜游”。形容人的生命短暂,所以要珍惜时光美景,消解忧愁。表现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这说明曹丕在文学方面也是很有才华的。《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了陈寿对曹丕的评价:“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兼该”。意思是魏文帝曹丕具有文学天赋,一下笔就能写成文章,见多识广,记忆力强,才艺兼备。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尤其从历代封建帝王的角度看,曹丕在文学创作方面称得上独领风骚,他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功不可没。

当然,从兄弟情分看,曹丕的人品是令人不敢恭维的,他的刻薄寡恩直接导致了曹彰、曹植的悲剧结局,尤其是曹植的“七步成诗”,让后人给予曹植更多的同情和赞叹,同时给曹丕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话柄。实际上,曹丕虽然费尽心机巩固自己的权力,但他在皇帝的宝座上只待了七年,就因病去世,时年40岁。之后曹魏政权又经历了四代皇帝,但不到四十年就被晋朝取代,也算是一个短命王朝了。

责任编辑:王森林

上一篇:赵都论坛: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赵都论坛》征文启事

1 2 3 4
本站所有解释权归中共邯郸市委党校所有
电话:0310-3236776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求是街9号 冀ICP备10003862号-1冀公网安备:130403020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