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伟波
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邯郸段是中国古代运河的肇始地之一。经考古调查统计,大运河邯郸段全长141.8公里,流经魏县、大名、馆陶3县,流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是中国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429项。深挖运河文化内涵、推进运河生态治理、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助力邯郸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力量,也是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立足点。
一、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大运河邯郸段肇始于东汉末期、形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延续至今,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遗存之丰富,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势在必行,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一)邯郸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意义。大运河邯郸段历史悠久、遗存丰富,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曹魏建安时期,在邯郸境内开凿的白沟、利漕渠,打通了邺城与河北运河水系的连接,为后期隋唐大运河的贯通打下了重要基础;隋唐时期以永济渠、御水、淇水互称,连结黄河、海河两大水系,促进了中原地区与河北、辽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宋元时期,大运河裁弯取直,这一区域的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不再穿邯郸而过,但此段运河作为支流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明清时期,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逐渐形成现在横贯邯郸市南部和东部的卫河与卫运河,卫运河漕运重新开始兴旺。可以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使大运河邯郸段重焕生机,是历史的重托,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庄严的使命。
运河本身是鲜活的,它涉及文物、遗产、历史、经济等众多领域,对这些独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将成为彰显邯郸历史文化的又一靓丽名片。突出体现在:能够擦亮文化品牌,对大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可以让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展示历史文化风貌,形成运河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能够带动沿线发展,随着大运河邯郸段文化旅游发展,可以全面激活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沿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对运河沿线水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可以绿化、净化、美化空间,构建宜人宜居的生态环境,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邯郸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历史机遇。邯郸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从国家层面看,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从省级层面看,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制定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构建了“1+6+1”省级规划体系,通过了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从全市层面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统一起来,各项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邯郸市形成了《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大运河开发利用保护的决议》,印发了《邯郸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统筹推进邯郸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二、大运河邯郸段文化的丰富内涵及保护开发现状
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邯郸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运河历史演进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立足邯郸悠久历史,深挖“有形”“无形”文化遗产内涵,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让大运河邯郸段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一)大运河邯郸段文化的丰富内涵。大运河邯郸段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分布广泛,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
一是运河文化。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沿线留下了无数的闸、桥、码头、庙、碑刻、村、镇等各类文化遗产,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艺术与民俗。如,大名县境内的大运河沿岸,留下了北张、龙王庙、金滩镇、营镇等码头遗址,以及清真寺、山陕会馆、盐路、户部分司衙门等文化节点,娘娘庙的故事、毛昶熙题名金滩镇等民间故事,形成了高跷、秧歌、攉杆、舞狮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邺城文化。以邺城为中心的白沟,正是大运河最主要的肇始地。邺城作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址,如邺城三台(金凤台、铜雀台和冰井台),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如“建安文学”正是发祥于此。同时,依托邺城遗址建设的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将充分阐释邺城遗址的历史价值、都城形制价值、文化艺术价值、考古与保护价值。
三是大名府文化。大名段大运河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上大运河在大名境内6次改道,流域面积几乎涵盖了整个大名。大名府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故城作为宋代陪都,1993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部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工作进行了论证和现场指导。
四是宗教文化。历史上的大运河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其中就包括宗教文化交流活动。以大名县为例,从唐代开始,不断有穆斯林来这里经商,落户大名,形成了较大的回族群众聚集区;佛教很早就传到了大名,历史上寺庙林立,星罗棋布,不仅有压沙寺、碧峰寺、普照寺,兴化寺乃是临济宗的祖庭圣地;大名是基督教、天主教的主教区,始建于1918年的大名天主堂,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是民俗文化。运河沿线地区民间百姓吸纳古今中外文化精华,融汇南北中国各地风情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大名草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当地的麦秸秆编制出草帽辫和造型奇特的工艺品;馆陶冀南四股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唱的艺术诠释着近代文明,演绎着传统戏剧的结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魏县孩模烧制技艺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绘稿、雕刻、印模、烧制等工序,对于研究邯郸地区的工艺美术史,烧陶历史具有独特的价值;等等。
此外,大运河邯郸段沿线还有饮食文化、石刻文化、廉政文化、商事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蜿蜒千里的大运河不仅滋养了沿线城市和百姓,也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大运河邯郸段的保护开发现状。大运河邯郸段作为北方大运河的发源地,保存了大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邯郸市积极谋划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努力抓好遗产保护传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诸多领域取得成果。
一是文化遗产梳理与甄别有序开展。邯郸市组织文物调查队对邯郸段大运河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梳理,开展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基本理清了白沟、利漕渠、永济渠、西渠(又名通济渠)、御河、卫河等不同时期、不同区段大运河的大体流经线路,全面细致摸排了141.8公里的河道文化遗产,并建起运河信息“电子档案”。同时,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基本弄清城址平面分布范围、三重城垣城市平面布局、内部道路网络、城内水系走向和重点区域城市功能分区,为该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稳步推进。邯郸市对照省“1+6+1”规划体系,结合大运河邯郸段发展实际,编制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实施方案,并已完成项目的招标工作。
三是文旅资源开发与打造齐头并进。邯郸市列入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项目16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4亿元。魏县、大名、馆陶三县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规划,魏县依托大运河卫河,重点打造了“梨乡水城——魏都”旅游品牌;大名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规划了“一带、两城、四镇、多节点”的大运河发展布局;馆陶县编制了《馆陶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绘制了《馆陶县大运河重点工程旅游景区分布图》,确定了“一廊一带两镇多点”发展思路。
四是运河文化展示与宣传初显成效。在邺城博物馆内,设立了“白沟—永济渠”展示馆,在馆陶县博物馆设立了大运河民俗展厅,通过图板、实物、全景影像等方式系统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同时,加强宣传推介,创作豫剧《大运河的女儿—郭隆真》,被列为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优秀剧目,开展大运河诗歌散文有奖征集、大运河摄影大赛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讲述邯郸运河故事。
(三)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面临的难题。邯郸市围绕大运河保护开发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大运河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类型多样,长效管控机制亟需建立,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及时保护修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存在一定濒危失传的风险。二是沿线生态治理亟待加强。沿线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水垃圾倾倒排放缺乏管控,河床存在淤积、耕种、取土等破坏现象,两岸绿化水平较低,绿化景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文化资源传承利用不足。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之间彼此独立发展状况较为严重,在传承利用方面整体上呈现不足,文化资源未能形成系统的、串联式的运河文化带效应。四是沿线统筹管理机制欠缺。大运河邯郸段流经魏县、大名、馆陶3县,涉及水利、文物、交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多个职能部门,各地、各部门之间衔接统筹不够。
三、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对策建议
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以大运河为纽带,以底蕴深厚的遗产资源、古朴自然的原生态景观为载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挖运河文化内涵、抓好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展示大运河邯郸段历史风貌,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相关建设上水平,使之成为彰显邯郸文明特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标志性工程。
(一)坚持规划引领,让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动起来”。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坚持规划引领,提高标准质量,加快行动步伐。首先,确定发展目标。对照省“1+6+1”规划体系,结合大运河邯郸段发展实际,合理规划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近期应以保护开发为主,到2025年初步建成产品体系、形成文旅品牌;中期应以文旅融合为主,到2035年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形成特色产业优势;长期应以创新协同发展为主,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产业于一体的“打卡地”,提升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合理规划布局。要将大运河文化资源与县域产业、人口分布、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等统筹考虑、一体布局,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发展效应,打造邯郸统一的大运河旅游品牌。如通过运河沿线三县共同打造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旅发大会,既可彰显各县的特色文化资源,又可实现沿线文化资源的串联式发展,进而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邯郸段实现繁荣发展。
(二)深挖文化内涵,让流淌千年运河文化资源“活起来”。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深挖运河文化内涵,加强文物古迹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唤醒文化记忆,彰显邯郸特色文化符号。首先,系统梳理文化资源。全面挖掘梳理大运河邯郸段相关古籍、地方志、古地图等相关资料,形成运河文化文献集;做好大运河邯郸段文物调查与勘探研究工作,建立详细的遗存名录和档案;传承和复兴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千年运河”的独特风采。其次,做好文化研究阐释工作。阐释好大运河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现其蕴含的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阐释好大运河的知识谱系,如水道水系、文物遗址、经济民生、文化艺术、人物事件等,形成对大运河系统性、全景性的认知;阐释好大运河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其在带动沿线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作用。
(三)注重生态修复,让运河沿线生态水清岸绿“靓起来”。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做到“河要流、岸要绿”,让运河沿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首先,要让河“流起来”。通过利用本地水源、外调水源等措施对大运河进行生态补水,统筹实现供水、通航、防洪、灌溉等多种功能;在严格落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基础上,积极进行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提高蓄水、排水、净水、释水能力;强化监测预警和洪水风险管理,加强大运河河道水位、水量监测,保障沿线防洪安全和文化遗产安全。其次,要让岸“绿起来”。在河岸两侧宜绿化地段,坚持依地就势、植物造景的原则,科学配置林草植物群落,形成兼具生态功能及观赏性的、高低错落自然立体的生态绿化景观;对河道内违规耕种的河滩地进行退耕还水、还湿、还绿,裸露的河滩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被覆盖。
(四)加大宣传力度,让运河文化研究文艺创作“热起来”。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弘扬大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普及大运河知识,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首先,深化学术研究。通过发布课题项目、开展学术研讨、设立研究机构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化大运河文化的发掘与研究,推动运河文化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其次,创新宣传方式。建设大运河邯郸段纪念馆,挖掘、整理纪念馆馆藏实物和相关宣传内容;通过举办节庆、赛事、庙会等活动,提升大运河邯郸段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最大限度提升宣传推广效果;通过影视创作、文章征集、摄影大赛等活动形式,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佳作。再次,壮大宣传队伍。鼓励成立群众性宣传组织,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让运河文化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发挥社会力量和志愿者作用,建立民间性的运河遗产保护基金和志愿者队伍,做好运河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对外推介。
(五)深化文旅融合,让运河沿线文化旅游产业“火起来”。大运河邯郸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要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文化“火起来”,百姓“富起来”。首先,要塑造特色品牌。对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进行统一冠名、整体提升、系统打造,形成有邯郸特色的大运河旅游品牌。同时,以运河本体资源为线,串联各类历史文化遗存资源和文化艺术资源,打造综合性文化旅游线路。其次,要推动产业融合。推进沿线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行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文化、农业、水利、体育、工业、康养、扶贫、研学”的特色吸引物体系,以适应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再次,要完善配套设施。构建大运河沿线纵横交织、衔接顺畅的道路交通网络,不断提升运河沿线停车、餐饮、住宿、卫生间、医务等服务水平,培育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示范带动力强的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庄(园)和精品民宿,增强文化体验感,提升游客满意度。
(本文系2022年河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协作项目,项目编号:22XZKT1102)
(作者单位:邯郸市委党校 市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王勇